开学反诈第一课,请收好这份防诈指南

发稿时间:2024-03-07 10:06 编辑:



讲好反诈第一课


2024春季学期已经开始,为讲好开学反诈第一课,做好新学期学生电信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,提高广大师生、家长的防范意识,郑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梳理了近期全省发生的学生涉诈典型案例,希望通过案例的警示教育,提高广大学生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,让广大师生、家长在面对诈骗时能够保持警惕,不轻易上当受骗。




案例一

网上卖游戏装备招来骗局



2024年2月9日,受害人小刘(19岁,学生)把游戏账号挂在某平台上出售,当晚便有人私信刘某,称有购买意向。对方查看了刘某游戏账号内的“装备”后,觉得十分满意,不久后便向刘某发来一个付款截图称已下单,随后又发来一个链接,让刘某与客服联系。刘某点开链接后进入一个人工客服的界面,该“客服”称需要缴纳“保证金”方能完成交易,若终止交易游戏账号则有被冻结的风险。刘某害怕自己的账号被冻结,随后便按照“客服”的要求向指定账号转账6000元“保证金”。转账后,刘某却迟迟没有收到账号交易完成的转账。当他再次点击链接想要联系“客服”时却发现该链接已无法打开,买家也把他拉黑了。此时刘某意识到被骗,于是报警。


套路揭秘

诈骗分子一般会先选择具有一定价值的游戏账号,随后再以高价购买等理由获取受害人信任。在交易中,诈骗分子会以缴纳保证金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转账,从而实施诈骗。


警方提醒

在互联网上交易游戏装备或游戏账号时,一定要使用游戏官方经营或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,进行交易前应咨询游戏官方客服,寻找官方交易渠道,切勿点击不明链接。




案例二

领明星签名照支付宝被盗刷



2024年2月11日,受害人小李(10岁,学生)在家中玩手机时收到一个陌生人的QQ好友申请,对方自称是明星宋雨琦的助理,称可以送刘某宋雨琦的签名照,李某信以为真。为领取到明星签名照,李某按对方要求发送了自己的个人信息。后对方称由于李某是未成年人,造成其公司账号异常,现在需要李某配合解除异常,否则就报警把李某的父母抓走。李某很害怕,只好按照对方要求使用其母亲手机支付宝进行操作,在将短信验证码发送给对方后,对方便不再联系。两天后,李某母亲发现支付宝中花呗被刷走24000元,询问孩子后才意识到被骗,遂报警。



套路揭秘

在此类诈骗案件中,诈骗分子往往会以免费领取明星周边等为理由,通过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恐吓等方式,诱导未成年人利用其家人的手机进行转账。


警方提醒

广大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银行密码以及微信、支付宝等支付密码,尽量不留孩子一人在家;平时要做好针对孩子的反诈教育,提醒孩子一旦接到陌生电话要及时告知父母,避免财产损失。





案例三

免费领游戏皮肤被骗14万元



2024年2月12日,受害人小陈(11岁,学生)在微信视频上刷到了一条可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广告,于是小陈便扫描视频上的二维码,随后添加了对方为微信好友。小陈按照要求操作后,对方却称小陈操作不当导致其账户被冻结,银行将会转走小陈妈妈银行卡里的所有钱。小陈感到很害怕,这时对方又称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指导小陈解除账户冻结。于是,小陈便与对方开启视频通话,对方要求小陈用摄像头对准妈妈的手机,并在其诱导下查看了妈妈的银行卡信息,随后将微信零钱通里的钱提现到银行卡中。其间,小陈妈妈的手机多次收到银行发来的验证码。一系列操作过后,对方还教小陈将转账记录、验证码短信等信息删除,直到次日小陈妈妈发现微信上的转账提示才知道被骗,于是报警,共计损失145480元。



套路揭秘

诈骗分子会在网络平台中发布可以领取游戏奖品的虚假信息,以此来吸引未成年人,随后诈骗分子会以操作失误为由,对未成年人进行恐吓、诱导,从而引诱未成年人向其转账,事后还会教诈骗对象删除转账记录,抹除证据。


警方提醒

要加强对孩子的手机管理,切勿随意将绑定银行卡的手机交给孩子操作,同时加强对孩子的反诈教育,避免孩子在缺乏监管时遭受网络诈骗。




案例四

“孩子”培训班报名掏走家长近5万元



2024年2月18日,受害人王某(48岁,家长)在QQ上收到一则好友申请,对方自称是其“女儿”,称教育局联合某知名大学办培训班,能快速提高成绩,想报名该培训班。王某同意“女儿”报名后,对方发来负责报名的李主任QQ号,王某添加后对方称培训班名额有限,确定报名的话要尽快交一下培训费49500元,培训一周后学校补贴百分之五十,到时候凭借相应票据可来学校办理补贴。于是,王某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了49500元,对方称待会儿让孩子来拿收据。后王某联系女儿老师询问上课情况,女儿的老师却说没有这回事,王某遂意识到被骗,于是报警。



套路揭秘

诈骗分子可能会盗取学生的微信号、QQ号等,获取相关信息,从而冒充学生以缴纳补课费、生病等名义向亲戚朋友借钱,从而进行诈骗。


警方提醒

要仔细甄别社交软件中的“熟人”身份,在转账前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进行确认,确定是否为本人,切勿盲目进行转账汇款。




案例五

“班主任”在群里收学杂费



2024年2月23日,有诈骗分子通过某小学公众号公布的二维码进入班级群,冒充班主任收取学杂费。诈骗分子以班主任的名义发布通知称,“各位家长,为预订本学期实际用书本数,需要落实准确人数,需要预交本学期资料费用288.5元,请各位家长扫学校收款码支付费用。缴费完成的家长截图在群里接龙,谢谢配合!”此时,班级群中有家长发出疑问,“不是咱班主任发的吧?”诈骗分子立刻回复“是我本人!”,但此时数学老师也发现了异常,赶忙发出提醒,“这个不是咱班主任,家长不要转钱!”。幸好家长和老师及时制止了大家付款,避免更多家长上当受骗。



套路揭秘

诈骗分子在进群后会先潜伏起来,然后复制老师的头像和昵称,为实施诈骗做准备,随后再以班主任的名义发布缴费通知,以此引导家长进行转账。


警方提醒

学校一般会使用对公账户收款,如遇要求转账到个人账户、扫描二维码支付或转账到与学校名称不相符的账户时,务必要提高警惕;各位家长一定要备注好学校老师的微信、QQ、电话,避免诈骗分子模仿老师的电话微信等,转账前可与其他家长交流或与学校其他老师进行确认,切勿向不明账户转账。

 

队员们,新的学年开始啦

在关注学习生活的同时

也要注意这些骗子设下的陷阱

诈骗手段千万变

识骗防骗是关键

快收藏

这套反诈海报很实用

↓↓↓


警方提醒

陌生来电不轻信

个人信息保护好

转账汇款多核实

财产损失快报警

另外,

96110”是反诈预警劝阻专线

,如果接到“96110”来电,

意味着你可能正在遭受诈骗分子的侵害,

请及时接听。


1

-END-







来源:公安部刑侦局、郑州市公安局官网等


新闻中心
新媒体平台
扫二维码
关注微信动态